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霍斯佳

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方向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等。2012年入职HIST秘书处。
 

主要论著

[1]Sijia Huo, Mengmeng Wang, Guolong Chen, Huiqin Shu, Ruixia Yang.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endangered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using space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East Rennell, Solomon Islands[J],2021Journal of Heritage Science9:101 60-72
[2]范文静,刘碧娴,霍斯佳. 地名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遗传演化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5,39(06):59-67.
[3]范文静,宋小雨,霍斯佳. 文化基因视域下北京皇家园林文化遗产资源传承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25,16(01):253-264.
[4]范文静,霍斯佳. 北京老城夜间文化消费需求与提升建议[C]//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Proceedings of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E-learning and Social Science(EELSS 2020).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2020:372-377. 
[5]范文静,霍斯佳.北京金中都地区社会文化回顾与传承研究[C]//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Proceedings of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AEMSS 2020).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2020:256-260. 
[6]洪天华,王萌,霍斯佳. “天眼”助力遗产保护——吴哥世界遗产环境遥感监测与研究[J]. 中国文化遗产,2017,(03):58-62.
[7]霍斯佳,洪天华,周伟.地质遗产资源管理研究浅析——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01):47-49.
[8]范文静,孙建华,霍斯佳,等. 四川地质灾害背景下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12,14(03):134-140.
[9]霍斯佳. 重庆武隆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管理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0]霍斯佳,孙克勤.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质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216-220.
[11]凌伯雄,霍斯佳,康永波,等. 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荔波喀斯特资源管理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255-258.
[12]范文静,霍斯佳,孙克勤. 四川省地质灾害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以青城山和都江堰灌溉系统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504-507.
[13]范文静,霍斯佳,孙克勤. 北京故宫的世界遗产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1):1026-1028.
[14]于维墨,范文静,霍斯佳,等. 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京地区喀斯特洞穴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903-906.
[15]霍斯佳,范文静,孙克勤. 云冈石窟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907-910.
[16]霍斯佳,范文静,孙克勤. 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貌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95-17998.
[17]范文静,陈玲玲,霍斯佳,等.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251-254.
[18]陈玲玲,霍斯佳,范文静. 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京明十三陵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03):228-231+270.
[19]霍斯佳,陈玲玲,范文静.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01):47-50.
 

Copyright © 2025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京ICP备0500278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