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简称“HIST”)于2009年10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5届大会批准, 并于2011年6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同年7月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UNESCO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机构,旨在利用空间技术,为UNESCO及其成员国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提供空间技术支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自2011年7月至今,HIST已完成第一期六年的运行,在机制体制、团队建设、科研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了UNESCO的评估。HIST于2018-2023年开启第二期六年的运行,在第一期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空间技术优势与UNESCO国际平台的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培训。

使命

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设,在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为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应用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增强成员国遗产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空间技术,协助UNESCO及其成员国,开展有关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统称为“名录遗产”)等方面的工作。

战略目标

利用对地观测技术,协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尤其是亚洲地区)开展空间技术应用于UNESCO名录遗产的方法研究。

利用卫星影像数据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决策,并帮助其评估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的影响。

将HIST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用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材。

将HIST发展成为积极促进空间技术研究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以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传播空间技术应用于UNESCO名录遗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信息。

研究方向

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设,在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为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应用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增强成员国遗产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促进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空间技术,协助UNESCO及其成员国,开展有关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等方面的工作。

点击进入

Copyright © 2025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京ICP备05002788号-3